MBA同学会 对比试驾740Li、S350与A8L 4.2

尺寸与空间:中国市场是长轴版的天堂,而奢华的后排无一例外成为了加长的重点

尽管在多数人眼里,高端豪华车的尺寸已是膀大腰圆了,但为了获得更加宽大、舒适的后排空间,以彰显尊贵,加长加大之风依旧没有停息。相比上一代,新7系的长度略有增加,轴距升级至3 210 mm,而增长的82 mm全部用于提升腿部空间,后车门也因此明显增大,进出更加便捷。车顶轮廓与C柱都进行了重新设计,头部空间变得更加宽裕,视野也更加宽广。一系列的变化之后,7系的空间水平提升显著,在实测环节中,新7系的后排空间尺寸在三者中最为出色,且优势明显。

虽然不像两位对手那样,把字母“L”赫然标注于车尾,但引入中国的S级同样也是加长版,5 206 mm的长度比标准版增加了130 mm,长轴版轴距达到了3 165 mm,视觉上虽不明显,但由于尺寸增量也是全部用于后排,所以在空间扩展上效果显著。奥迪A8L与长轴版奔驰S级一样,车长与轴距相比标准版也是增加了130 mm,虽然3 074 mm的轴距在三者中是最短的一个,但在空间实测环节,A8L的后排空间并不逊色,与S350旗鼓相当,甚至在后排头部空间上还更占优势。

车内:简洁、复古、科技,尽管风格各不相同,但高度集成化的操作系统已成为了豪车的“必备品”

新7系的车内设计采用了宝马近年来的通用手法,所以不会让人觉得陌生,尽管车内功能繁多,但设计师们还是尽可能的追求着简洁。车内最为直观的变化是换挡手柄,位置从方向盘转向柱移到了中控台上,电子换挡手柄小巧玲珑的外观与X5装备的相同。上一代7系采用的是怀挡,虽然操作起来轻松舒适,但却缺少宝马所强调的那份运动气质。

I-Drive系统也是新7系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,宝马的这套高度集成化操作系统虽极具创造力,但也并非一路通途,也是经历了一个从前卫的极简再回归到考虑实用的过程。与3系一样,新7系的I-Drive也增加了后退以及常用功能的快捷键,新的界面变得更加简单易懂,虽然新7系的数百项功能不会因此立刻让你烂熟于心,但十分钟内,大致的常用项目还是能摸索清楚的。

S级的车内是现代与复古的混合体,一方面你能见到极富新意的LED车速表,电子科技味道十足的Comand操作系统,而另一方面,中控台上复古的石英表以及转向柱上的怀挡等设计,显然都不是时尚前沿的风格。S级车内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装修奢华的欧式城堡,而另两个对手则更强调前卫与现代。S级车内给人的第一印象比新7系还要简洁,这样的利落感应该归功于奔驰的Comand系统,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,奔驰这套高集成化管理系统的采用有些被动,更像是迫于当初7系I-Drive系统的回应,直至今日在奔驰其他产品系列中执行得也不算坚决。但几经改进,Comand系统的易操作性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,尽管功能强大,各项菜单的设置却有条不紊,上手不算费劲,当然,常用功能还是能在系统外直接实现。

与刚刚完成换代的7系以及正处巅峰期的第八代奔驰S级相比,这一代A8L是最先露面的一个,但车内却没有S级那样的复古情节,奥迪极力营造的是科技氛围,A柱两侧的声学透镜扬声器,貌似飞机驾驶舱似的功能键布局以及可收回到仪表板内的7英寸显示屏等,都是一上来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设计。与两位竞争者一样,奥迪A8L同样采用了一键式启动,甚至还设有指纹识别的起动方式,但传统的钥匙点火方式也没有被落下。A8L的内饰设计者非常偏爱皮质材料,不但中控台上方是用大面积皮质材料包裹,甚至就连整个车顶也是用磨砂皮质材料装扮,均匀的针脚,精湛的工艺,都充分诠释了奥迪对豪华的理解。相比I-Drive和Command系统,奥迪的MMI系统并没有那样偏执的去强调整合,按键功能区被布置在了变速器手柄后面,按键数目不算少,看似复杂,其实使用起来还算简单,中央主旋钮四角对应的四个按钮可以很直观的控制车内的所有设备,只需踏下心来,这套系统上起手来所花的时间也许会比I-Drive和Command系统更短。

网友还看了
宝马X7 宝马X7 103.9万起 获取底价
奥迪S8 奥迪S8 207.68万起 获取底价
奔驰S级 奔驰S级 96.26万起 获取底价

最热评论

全部评论

意见
反馈